新中國成立后,為逐步改善我國采掘工業落后面貌,國家科委制訂“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按照該規劃,1956年2月,有色局決定籌建“有色金屬礦山科學研究所(礦山院前身)”,1956年4月,經重工業部批準,開始籌建。
1958年,北京鋼鐵研究院采礦研究部分和冶金工業部勞動保護研究室合并來所,改名為“礦山研究所”。
1958年,根據冶金工業部決定,與武漢黑色礦山設計院合并,改名為“長沙礦山設計研究院”。
1962年,國家實行設計與研究分家,分別設立冶金工業部長沙礦山研究院和冶金工業部長沙黑色礦山設計院。
1978年-1999年,我國采礦技術及裝備研究取得了飛躍進步,礦山院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此期間,共有2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金川資源綜合利用”及“一千萬噸級大型露天礦成套設備研制”兩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冶金礦山潛孔鉆具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究鉆井鑿井技術”、“154噸電動輪自卸汽車的研制”及“地下礦連續開采工藝技術和裝備”四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此外,“礦用牙輪鐵基——銅基磨擦副”、“硅錳鉬系中空合金釬桿及其一生產新工藝”、“RJ系統乳化炸藥”及“水泥速凝劑”四項成果獲國家發明獎。
1995年,被國家科委確定為有色系統五個重點支持的院所之一。
1999年,作為第一批轉制科研院所,轉制為科技型企業。
2000年,下放湖南省管理。
2004年,進入湖南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10年,進入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2011年,根據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的整體部署,更名為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2018年,根據中國五礦的整體部署,劃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所屬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管理,為中國五礦一類重要骨干子企業。
長沙礦山研究院
在線溝通,請點我在線咨詢
咨詢熱線:
0731-88670141